妙笔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妙笔文学 > 朕乃一代圣君 > 第373章 扬州要出大名

第373章 扬州要出大名

第373章 扬州要出大名 (第2/2页)

虽然他不是迷信自由市场的人,但是市场化确实可以带来效率的提高,这还是没有疑虑的。
  
  可这种变革需要一个契机,
  
  这个契机就在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。
  
  这个衙门可不是个小衙门,除了邹澄这个转运使,下面还有同知、副使各一人,以及数量不等的判官。
  
  此外还有专门执掌文书往来的经历司,类似于秘书室,内设经历、知事等官职,林林总总加起来要有五十多人。
  
  他们的品级皆不高,转运使也就是从三品,其余的也是五品、六品的多。
  
  现在邹澄在京师疯了,
  
  扬州城又抓起来几个盐商,仔细一审问,
  
  整个转运使衙门和倒卖私盐的盐商没有一点关联的寥寥无几。
  
  衙门里基本上被一扫而空,赵慎要做事的时候,只有一个年纪很大的经历替他抄录、整理些文书之类的,
  
  年轻人中,倒是还留有六个,但都是微末小官,而且性格很怪癖,这些人似乎连巡盐御史这种大官都不知道要怎么巴结,自然是混不进那个‘圈子’。
  
  赵慎在堂上感叹,“运司衙门自转运使而下共五十三人,最后与私盐商没有关联的竟只有七人,真是荒唐之至。这种事情报到朝廷上,朝廷脸面何在?”
  
  毛语文这个不担心,他担心捂着什么事情叫皇帝给发现,那才是问题。
  
  “赵盐司,刑事所可没有屈打成招,这四十六人,家家富裕,他们的案卷自己也都画押认了。”
  
  “副使误会了,赵某不是那个意思。赵某是感叹,国事维艰,治国不易。”
  
  屋子外传来韩子仁的声音,
  
  “能有多不易?原先韩某任知县的时候就说过,百姓,无非是给其一条活路。现在一边是盐商家资累万,生活骄奢,一边却是灶户艰难度日,难求一次饱腹。要说治国有效,便是这些岩上的银子都给灶户分一些,如此,四方安定。”
  
  毛语文问道:“抄没盐商的银子需要解运京师,韩副使敢用?”
  
  “若是支援灶户每日生活所需,这银子便用得。”
  
  韩子仁认识皇帝许多年了,对于这一点,他有自信。
  
  “两位不必急,奏疏赵某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师了。相信陛下会有决断。所查获的盐商逐人逐日审理也可完成,无非就是时间长短。现在的问题是这运司衙门,这般报上去,怕是朝堂震动、陛下震怒。”
  
  毛、韩二人对此都无所谓。
  
  他们是锦衣卫,又不是文官集团。
  
  贪腐到这个程度,又不关他们的事。
  
  不过他们也理解,赵慎毕竟是巡盐御史,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说,这些人犯的事和他无关,但说到底巡盐御史就是负责监督这些官员,
  
  现在出了这么一档子事,怎么解释?
  
  不要觉得赵慎是在杞人忧天。
  
  朝廷、官场从来都不是讲道理的地方,如果朝廷真的觉得运司衙门弄成这样很失脸面、想找个背锅的人的话,
  
  会找谁?
  
  所以说,官场之上一不小心就是万丈深渊,并非说说而已。
  
  但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,韩子仁与毛语文在这一点上是统一的,“该是什么模样,就是什么模样。不是南镇府司不配合赵盐司,主要……南司就是为陛下收集消息,而这件事又处处引人注目。有一丝隐瞒,韩某这颗脑袋就要搬家了。而对于赵盐司来说如实上报也不一定会怎样,有些人胡搅蛮差,但陛下是个讲理的人。”
  
  毛语文其实都懒得做这样的解释。
  
  抓人、审问、抄银……刑事所现在忙的很。
  
  赵慎也不是真的就是要撒谎,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,
  
  大明朝到现在还没有查出过这样的案子,这是真正的一窝贪官,一旦报上去,百年之后的后人都会提及此事。
  
  朝廷、官场,搞成了这副模样,总归不见得脸上有光吧?
  
  而陛下又是自视甚高之君,所以他不是要撒谎,只是在纠结自己是不是没有维护住皇帝的面子。
  
  当然,看到皇帝两位心腹都是这个态度,他心中的疑虑也有所消解。
  
  “既然如此,那么运司衙门的奏疏便照实来上。到时候他们的案卷全都附上。只是如此一来,扬州真是要出大名了。”
  
  那也没办法,朝廷要清查盐政,肯定是这个结果。
  
  等到下午时,运司衙门的三人连续接到两封从京里来的旨意。
  
  一封是内阁给巡盐御史,其意是说盐课案要仔细甄别,尽最大可能减少冤假错案。
  
  一封是司礼监给两位锦衣卫副使,结果意思却似乎有些相反,司礼监强调了皇上的意思,宫里的情况,所以要他们在扬州,一个不漏!
  
  尽管如此,三人也都不惊奇,司礼监和内阁又开始斗了。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