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笔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妙笔文学 > 千古苒苒 > 卷六:战国 第二十二章 儒家亚圣

卷六:战国 第二十二章 儒家亚圣

卷六:战国 第二十二章 儒家亚圣 (第1/1页)

孟子(约公元前372年—公元前289年),名轲,字子舆,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,被称为儒家亚圣,地位相当于是二把手了。
  
  孟子是鲁三桓之一孟孙氏的后裔,祖上也算是富贵过。孟孙氏后来不行了,有一脉就从鲁国搬去了邹国生活,便是孟子的先祖。
  
  从史书记载来看,孟子家的条件不好,是由母亲拉扯长大的,并没有关于孟子父亲的记载,可能早就去世了。虽然家里困难,但孟母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,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原则,一直努力给孟子适宜的学习环境。
  
  孟子是孔子的粉丝,是儒学的粉丝,早年投身到了孔子的孙子孔伋门下学习。孔子和孟子的年代差了快有两百年了,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孟子学习儒学后慢慢发现孔子的学说已经慢慢跟不上局势了,因此孟子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,加入自己的理解,不断改造儒学,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说。
  
  孟子和孔子一样,都推崇“仁”“礼”,孔子以“仁”为根本,但孟子把“义”推到了重要位置。在人格修养上,孔子讲究“克己复礼”,处事保守谦逊,孟子强调“富贵不能淫、威武不能屈、贫贱不能移”,主张人要有个性。
  
  孔子把“忠”看得非常重要,注重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,尊崇“率土之滨莫非王土,天下之民莫非王臣”。孟子不这么认为,他提出了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的民本思想,倡导“君之视臣如草芥,则臣之视君如寇仇”的君臣之道。孟子并不认可孔子的愚忠思想,认为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”君王值不值得效忠,得看他自己的本事和德行。
  
  孟子和孔子一样,力图将自己的学说转化为治国的方针,为了实现政治主张,孟子在学术界闯出名气后,决定带领弟子开始周游列国。孟子的治国主张可以概括为四个字,“仁者无敌”,建议君王广施仁政,但在群强并起的战国年代,仁政并不受君王欢迎,君王需要的是让国家变得更强。
  
  孟子先是去了齐国,当时齐威王在位,正是齐国国势大好的时期。齐威王创建了稷下学宫,他喜欢文化人,孟子一来就给他送了黄金。但对于孟子提倡的“仁政”,齐威王并没有兴趣,他想要的是称霸。孟子在齐国不得志,后来又先后去了宋、滕、魏等国,也是差不多的经历,国君尊重你,但是就不爱你那一套。
  
  齐威王死后,孟子再度到了齐国,得到了齐宣王的高度礼遇。齐宣王雄才壮志,孟子本来觉得终于碰到个好老板,可以一展抱负了,没想到齐宣王只是把孟子当成一块招牌,博取尊贤重士的名声,并没有采用孟子的政治主张。哎,乱世无仁政,孟子的愿望再次落空,失意得离开了齐国。
  
  此后孟子对于政治逐渐失去了追求,再游历过宋、鲁之后,孟子回到故乡邹国,专心从事教育和著述工作,和弟子共同编撰了《孟子》一书。孟子的一生与孔子何其相似,长期致力于讲学,中年以后开始周游列国,但是无处施展抱负。公元前289年,孟子逝世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