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笔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妙笔文学 > 首辅 > 第十一章:淳安县的一些情况

第十一章:淳安县的一些情况

第十一章:淳安县的一些情况 (第1/2页)

淳安位于浙江西北部,地邻歙县、黄山,因此这地界四面环山、地貌呈盆地状态,新安江几乎贯通了整个淳安。
  
  因而,交通不便和漕运发达这两个略显矛盾的状况同时集中在了淳安身上。
  
  对于靠耕种为生的百姓来说,淳安是贫困的,对于守着码头,靠水吃水或者跟运司衙门跑船做工的漕力汉子来说,淳安又是福地。
  
  淳安的经济支柱基本来自于三个方面。
  
  第一就是传统的农耕业,占比大概在五成。
  
  第二就是漕运,漕运业占了淳安三成。
  
  最后两成便是淳安当地的蚕农,他们搞了家庭作坊,弄上一架织机便可解决温饱问题,这算是淳安的手工织造业。
  
  陆远这些天也看过淳安县衙的账册,去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五年,淳安县衙的税赋为粮一万九千四百石、布两千六百二十匹、银五千九百两。
  
  统算下来大概折银为两万一千两。
  
  这还没有算漕运。
  
  因为漕运的税不在淳安县衙,而是在运司衙门,也就是在省里。
  
  不然的话,大概可以收到两万七八千的样子。
  
  富县。
  
  毫无疑问的富县。
  
  两万一千两只是明面上的财政收入,这钱是要押送国库的,别忘了,淳安县上上下下还有一千七百多名衙差、杂役和义勇要吃饭呢。
  
  这些人的钱朝廷可不发,全靠着淳安县自行解决这笔财政支出。
  
  因此什么进城钱、摆摊钱、开门钱就都冒出来了。
  
  乡下的百姓进城要交钱,一個人头十文钱。
  
  摆摊卖东西要交钱,一个摊位一天十文钱。
  
  商铺开门做买卖,一天要交二十文钱。
  
  除了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以外,还有报官钱。
  
  打架斗殴、房屋失火、偷鸡摸狗、邻里纠纷,甭管什么原因吧,只要惊动了官府或者说被巡城的衙差发现,哪怕衙门没‘帮’什么忙,只要出了现场就要收钱。
  
  一次五十文,概不还价。
  
  因此靠着这些,淳安县衙每年的隐性收入便高达三万两。
  
  三班衙差每年发四身衣服、八两银子。
  
  杂役每年发两身衣服、五两银子。
  
  义勇每人发一套布甲和兵器、每年发十两银子。
  
  折算下来,一年下来一千七百人大概要发出去两万四千两。
  
  剩下的六千两,一半作为衙门公费,用于修葺县衙和对上接待,另外一半就是知县、县丞、主簿、教谕、六房吏目等县衙主要官吏们来分了。
  
  一般来说知县、县丞、主簿三人就要分走一半,即一千五百两。
  
  仅此一项就要比俸禄多出十倍不止。
  
  “淳安是福地啊。”
  
  陆远在一群人的簇拥下登上城内小船,望着沿河边上繁华的酒楼、妓院、赌档,同身边的邓连三感慨道:“富裕安宁,不愧是江南宝地,本官在京师三年,常闻国家财税,九成出于江南,此言诚实不虚。”
  
  不善言辞的邓连三并未接话,沉默应对。
  
  陆远笑笑,也不再多言。
  
  小船乘风而行,很快便来到城东,肉眼可见的繁华消失无踪,取而代之的是破败简陋的矮舍和嘈杂的嚷嚷声。
  
  随处可见的垃圾堆满街头巷尾,污水横流臭气熏天,一名名衣衫不整的地痞露天支起了赌桌,亦或是三三两两的成群结伙,讹诈骚扰着过路行人。
  
  偶尔也能看到几名巡逻衙差,可这些衙差的出现并非是为了维系治安,似乎对这里的混乱早已习惯,他们的到来也只是来收钱罢了。
  
  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