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笔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妙笔文学 > 大明: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> 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朱:何惜一死? 天子驾崩!

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朱:何惜一死? 天子驾崩!

第二百九十六章 老朱:何惜一死? 天子驾崩! (第2/2页)

只是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太多,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和注意力,以致于许多人下意识地忽视了此事。
  
  可在朝堂的官员里面,围绕此事的争论,已是暗流汹涌。
  
  老朱紧盯着他追问:“朝野为此争论不休,你难道就没有一点看法吗?”
  
  杨荣脑海内心念飞转。
  
  就在刚刚的刹那,他几乎想要脱口说出“微臣与太孙殿下永远同进共退”之类的话语。
  
  以此来表明自己对太孙殿下的忠诚。
  
  但在最后时刻,杨荣又收回了这样的话,没有将其说出口去。
  
  此言有取巧奉承之嫌,恐怕会为皇帝陛下所厌恶。
  
  深吸了一口气,杨荣恭恭敬敬道:“陛下问询,臣不敢隐瞒。”
  
  “于公,臣知陛下素来认为天下当尊卑有序,贵贱有别。”
  
  “治理天下,亦当使人们皆知礼守礼,圣人云‘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’,正是此理。”
  
  “若无长幼尊卑,朝廷何以使百姓守秩序,何以治天下?”
  
  “于私,方孝孺此人,狂妄自大,此前便对太孙殿下多有不敬。”
  
  “臣蒙太孙殿下知遇之恩,深受殿下重用。”
  
  “殿下忧,则臣辱。”
  
  “不敬殿下,便是臣之敌。”
  
  “殿下对他百般忍让,他却仍不思报答,竟弃官不做,不为朝廷所用。”
  
  “此大罪也。”
  
  “殿下仍宽宏大量,不追究他的罪,尽显仁义之心。”
  
  “他却开创新学,引发朝野纷争,深负殿下所望。”
  
  “臣与此子,誓不两立。”
  
  他慷慨陈辞,滔滔不绝,最后却突然话锋一转。
  
  “不过,此子所云的‘天下大公’,乃是圣人之理,臣对此十分认可。”
  
  “只是朝野纷争不断,臣身为太孙殿下身边近侍,不便公开表态。”
  
  “陛下问起,臣不敢不言,伏惟圣听。”
  
  老朱深深地望着他。
  
  绕了一个大弯,将方孝孺狠狠骂了一通。
  
  最后却是支持方孝孺的理论。
  
  这个杨荣,还真是有趣。
  
  不过,这很好。
  
  没有逃避,没有用话术绕过去。
  
  老朱对此非常满意。
  
  此前召见杨士奇和姚广孝,他们的聪明,都给老朱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。
  
  但在聪明的同时,两人毫无疑问,都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,用在了“权术斗争”上。
  
  甚至在他们与老朱见面的时候,仍然在不动声色的运用。
  
  对此,老朱看得十分清楚。
  
  朱允熥身边需要那样的人物,能帮助他稳定朝局。
  
  但朝廷内的党争,本身不是目的,只是为了势力平衡,为了让上位者永远牢牢掌握大权。
  
  掌权之后呢?
  
  治国才是目的。
  
  杨荣刚才对国民经济的讲述,便很让老朱满意。
  
  首辅之才,权术为末,治国为本。
  
  此时直接表态,不因上位者的喜恶而畏缩不言,道德人品可赞。
  
  “哈哈哈!”老朱仰天大笑。
  
  “好!好!好!”
  
  “果然有志气!”
  
  “不愧是咱老朱家的孙子。”
  
  杨荣微微一怔。
  
  陛下明明刚问了自己,为何却突然夸起太孙殿下?
  
  陛下这是糊涂了吗?
  
  他不由得轻呼了一声:“陛下?”
  
  老朱的笑声戛然而止,冷哼道:“你以为咱看不出来,他想用方孝孺做什么吗?”
  
  “朝廷党争?分裂儒家读书人?”
  
  “让他们变成两派,彼此争斗,方便他掌权。”
  
  “这确实是理由,也是一个不错的手段!但更是表面上的托辞。”
  
  “咱那个孙子,是想对天下千千万万的豪绅和地主下手。”
  
  “这可比咱将孟轲的书禁掉,将他的牌位移出文庙,要严重一万倍。”
  
  杨荣的瞳孔骤然放大。
  
  身为朱允熥的身边人,在他身边听命了这么久,尽管朱允熥从来没有和他提及此事,但以杨荣的聪明,在深知“内幕”的情况下,从太孙殿下有意无意透露出的态度中,也能揣摩出太孙殿下心中的想法和安排。
  
  以方孝孺为引,以新学为基,最后慢慢引发天下对土地和财富分配的反思。
  
  最终的一步,是要将土地和财富分给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。
  
  只是太孙殿下很清楚,兹事体大,才不与人言及。
  
  不过,之前的地租改革,以及朝廷大量收地,已经是在为后面的做伏笔了。
  
  他刚才说了一堆方孝孺的坏话,最后却表态支持方孝孺的理念,正是表示坚定和太孙殿下站在一起。
  
  以陛下的精明,从朱孙的信里,看出一点态度倾向,并不奇怪。
  
  但说得这般肯定,还是让杨荣深感震惊。
  
  “陛下!”他磕头拜下,张了张嘴,想要解释一些什么,却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出口。
  
  “你们这是将大明江山放在火上烤啊!”老朱轻轻叹道。
  
  杨荣吃了一惊。
  
  皇帝陛下莫非是要反对?
  
  若没有皇帝陛下的支持,此事万难成行。
  
  甚至,这种根本的理念之争,还会导致太孙殿下本来稳如泰山的权势地位,在一日间变得危如累卵。
  
  老朱毕竟是大明的开国皇帝。
  
  不料,老朱突然话锋一转:“有胆量,有气魄。虽千万人,吾往矣!”
  
  “咱老朱家有这样的子孙,能让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都受益无穷,那是让祖宗们都高兴的事。”
  
  老朱看着杨荣,语气凝重而缓慢:“他要做的事情,可是盘古开天辟地以来,从未有过的大事。”
  
  “不要以为他给让穷苦百姓吃饱了,让大家的生活都变好了,就能获得多大的支持。”
  
  “那是现在天下的豪绅地主还没有看出他的目的,不知道他剑之所指。”
  
  “一旦他改革,真的触及这些人的利益,才会迎来真正的反对浪潮。”
  
  “想成大事,就要付出代价。”
  
  “咱老了,只能送他这一程。”
  
  “这个皇位,咱就不传给他了!”
  
  杨荣错愕当场。
  
  一瞬间,几近绝望,全身都在颤颤发抖。
  
  老朱却忽然又露出笑容:“让他自己来拿。”
  
  杨荣刹时又呆住了。
  
  “自己拿走这个皇位,他的权力才能真正稳固,才能做他自己想要的改革。”
  
  “要做成千古未有之事,便要有千古未有的权力。”
  
  “能扫清所有的障碍。”
  
  “他若是做得好,以后世上便再无朱元璋了。”
  
  杨荣目瞪口呆地望着老朱,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了。
  
  “咱当初离京,就是为了引蛇出洞,看看有什么人会跳出来反对他。”
  
  “咱好趁着还在世,帮他将所有的牛鬼蛇神,通通清扫干净。”
  
  “可最终也没有钓到鱼。”
  
  “以他如今的威望,若他只是想安安稳稳做一世皇帝,或许,朝堂上也不会有什么人反对了。”
  
  “就算是反对,也掀不起什么风浪。”
  
  “但既然想成大事,想与天下千千万万的豪绅地主为敌,便不能抱任何侥幸之心。”
  
  老朱的声音,慢慢降低。
  
  外面马车的滚动声,都要大上几分。
  
  他微微俯身,在杨荣的耳边轻语。
  
  “今日之后,诏告天下,天子驾崩!”
  
  ……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,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,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